國內價格:本周(10 月21 日至10 月25 日),2020 年小麥最低收購價 保持不變,以及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暫未調整,對麥價走勢起到提振效應。
據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(jiān)測,本周主產區(qū)主要糧油批發(fā)市場普通小麥市場交易平均價格為2305 元/噸,較上周上漲10 元/噸。
國內面粉價格主體趨穩(wěn)。面粉走貨速度緩慢,部分面粉企業(yè)開始根據面粉庫存及走貨情況小幅調整開機率,但同比仍然偏低。
國際價格:分析機構預測,2019/20 年度俄羅斯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上調到7560 萬噸,較早先預測的7500 萬噸高出0.8%。澳大利亞、阿根廷及烏克蘭小麥因干旱天氣影響,產量仍存在不確定性。截至10 月20 日,美國6 個春 小麥主產州的春小麥收獲進度為96%,上周94%,去年同期100%,過去五年 同期均值100%。美國18 個冬小麥主產州的冬小麥播種進度為77%,上周65%,去年同期71%,過去五年同期進度75%。
10 月25 日美國美灣11 月交貨的美國2 號軟紅冬小麥FOB 價格為230 美 元/噸,合人民幣1627 元/噸;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2831 元/噸,較上日跌16 元/噸,比去年同期漲248 元/噸。
海關統(tǒng)計,9 月進口小麥16 萬噸,同比減少44.5%;1-9 月累計進口小麥226 萬噸,同比減少9.7%。
生產、收購、銷售情況
北方冬小麥播種大范圍展開。據農業(yè)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,截至10 月18日,全國已播冬小麥完成意向種植面積的48.6%,進度同比慢6.8 個百分點。其中,新疆、甘肅、寧夏小麥播種基本結束;河北冬小麥已經播種2798 萬畝,已過占應播面積7 成;山東累計播種冬小麥4324 萬畝,約占應播面積7 成;山西冬小麥已經播種598 萬畝,約占應播面積8 成,陜西小麥播種過7 成,貴州小麥播種6.71 萬畝。
截至9 月30 日,小麥收購全面結束。據統(tǒng)計,主產區(qū)小麥累計收購7076.2萬噸,同比增加2061 萬噸,其中:河北收購739.7 萬噸,同比增加269.9 萬噸; 江蘇收購1243.8 萬噸,同比增加223.1 萬噸;安徽收購1069.9 萬噸,同比增加 537.4 萬噸;山東收購1130.1 萬噸,同比增加202.7 萬噸;河南收購2027.3萬噸,同比增加820.8 萬噸;湖北收購161.7 萬噸,同比增加1.2 萬噸。
10 月23 日最低收購價小麥計劃交易2979976 噸,實際成交32889 噸,成交率1.10%,均價2328 元/噸。
10 月22 日國家政策性糧油計劃交易2013 美2 號軟紅冬麥57020 噸,實際成交697 噸,成交率1.22%,均價2000 元/噸。
影響因素
進入10 月份以來,由于主產區(qū)各方主體偏向于秋收秋種,貿易商忙于秋糧 購銷,小麥出售速度放緩。與此同時,國家公布2020 托市小麥政策,一定程度上穩(wěn)定和提振了市場信心,貿易商惜售心理增強,因此市場階段性供需偏緊,流動性糧源減少,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動小麥價格出現(xiàn)上漲態(tài)勢。
后期走勢分析
從后期小麥市場走勢來看,目前小麥價格雖出現(xiàn)階段性上漲態(tài)勢,但上行空間相對有限。一是小麥市場雖有托市價格的底部支撐,但也有拍賣底價及成交價加各種費用構成的頂部壓制,市場運行的箱體空間基本受到鎖定。二是面粉下游需求始終疲軟,價格上漲乏力,抑制小麥價格進一步上行。建議后期關注:1、市場對2020 年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反映情況,2、托市小麥拍賣成交情況,3、當 前主產區(qū)市場貿易糧源流通情況,4、加工需求及下游消費情況,5、相關農副 產品市場行情,6、冬小麥播種及主產區(qū)天氣情況等。
文章來源:中華糧網